心肌也會冬眠? 不停跳繞道手術挽救老翁垂危生命

天氣驟冷,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季節!花蓮一名68歲男性因氣喘、胸悶而無法平躺睡覺,半年內體重驟降至僅41公斤,狀況危急。門諾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黃振銘成功執行「不停跳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挽救了老翁的生命。
這名患者因心臟3條冠狀動脈有2條完全阻塞(左迴旋支、右冠狀動脈),僅剩左前降支勉強通血,心肌為避免過度耗能,進入所謂的「冬眠狀態」,心跳頻率顯著降低。術前檢查顯示,患者的左心室射出分率僅剩38%(正常值至少50%以上),且因心肌缺血導致「心因性惡體質」(Cardiac cachexia),體重降至國小男生的程度。黃振銘指出,如此嚴重的心臟衰竭,5年內死亡率超過50%,情況比癌症更為險峻。
由於患者無法平躺,麻醉科滕醫師採用坐姿麻醉方式,為手術進行鋪墊。黃振銘則選擇「不停跳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在患者心臟持續跳動的情況下,精準地進行血管切開與縫合操作。這種技術的最大優勢在於能保持冠狀動脈的血流不中斷,降低心肌因缺血而進一步受損的風險。
手術順利完成後,心臟超音波顯示患者的心臟收縮力顯著改善,左心室射出分率恢復到正常範圍(50%以上),心肌原本疲弱的跳動區域重新恢復活力,甚至原本計畫的體外維生系統也無需使用。
手術當晚,患者的心臟功能迅速改善,不需使用任何強心劑,血壓甚至一度過高,需要降血壓藥物控制。術後隔天,他便能拔管並正常進食,各項生命指標恢復良好,狀態穩定。
黃振銘解釋,當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不足時,心肌細胞會主動降低活動度以避免缺氧壞死,這種現象被稱為「心肌冬眠」(Hibernation)。但只要動脈血流恢復正常,心肌細胞便會像「久旱逢甘霖」般重新活躍。他提醒天冷時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相關病史的患者應定期檢查並及早治療,避免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