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情上升,提醒民眾注意維持良好個人衛生及飲食習慣

國內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情上升,提醒民眾注意維持良好個人衛生及飲食習慣

疾管署今(13)日公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國內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情有明顯升溫趨勢,自2025年截至5月11日,已累計73例確診個案,包含56例本土及17例境外移入。其中本土病例為近三年同期最高,境外移入則為近八年同期新高,疫情發展不容忽視。

根據統計,境外移入個案主要來自中國與泰國(各4例),本土病例則以臺北市(16例)、新北市(14例)及臺中市(9例)為最多。病例以30至39歲為主(26例),顯示感染族群有年輕化趨勢,其中男性占比達七成(43例),多數未曾接種A型肝炎疫苗。經疫調發現,目前已知一起本土家戶與職場群聚,共計4人確診,呈現特定環境高風險特性。

疾管署指出,A型肝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源,或與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皆可能傳染。潛伏期為15至50天,平均約28至30天,症狀包含發燒、疲倦、食慾不振、腹部不適,甚至黃疸。儘管致死率僅0.1%至0.3%,但對老年人及慢性肝病患者而言,仍有併發猛爆性肝炎風險。

疾管署提醒,疫苗是預防A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研究顯示,在接觸後14天內接種疫苗,保護效力可達95%以上。疾管署目前提供符合條件的接觸者於可傳染期最後接觸後14天內公費接種一劑疫苗,並呼籲確診個案主動配合疫調,提供接觸名單,以利衛生單位即時處置。

為降低傳播風險,民眾應落實個人及飲食衛生習慣,如:

• 飲食應澈底煮熟,飲水應煮沸或選擇瓶裝水;

• 聚餐共食時使用公筷母匙;

• 性行為前後應以肥皂與清水徹底清潔雙手,避免口腔與肛門接觸行為。

目前我國自2018年起,已將A型肝炎疫苗納入幼兒常規接種(公費兩劑),一般成人如因旅遊或高風險職業考量,也可自費接種兩劑疫苗(間隔6至12個月),完整接種後保護力可達20年以上。該疫苗安全性高,亦可與其他疫苗同時(不同部位)接種。

民眾如有疑問或需要進一步資訊,可上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諮詢。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