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攻骨鬆篩檢!花蓮市衛生所智慧健康服務升級 逾九成受檢者骨量異常

為守護銀髮族骨骼健康,花蓮縣衛生局攜手采風智匯股份有限公司,自今年1月至3月在花蓮市衛生所導入DeepXray™人工智慧(AI)X光影像輔助判讀技術,針對血中維生素D濃度偏低及AI智慧健身房篩檢出的個案進行免費髖部骨質疏鬆檢測。結果顯示,225名平均年齡63.4歲的受檢者中,僅2.8%骨質正常,69.8%為低骨量,高達27.4%符合骨質疏鬆症標準,女性佔比近七成,顯示AI技術在社區健康篩檢中發揮早期預警功能。
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指出,骨質疏鬆被稱為「無聲的疾病」,多數人在跌倒骨折後才驚覺問題嚴重,尤其高齡者更是高風險族群。此次合作引進AI輔助判讀技術,除提升檢測精準度,也能即時辨識退化性關節炎與骨鬆高風險個案,由衛生所安排後續轉診,進一步接受診治。
朱家祥說明,骨質疏鬆是因骨骼內部結構變得疏鬆脆弱,常見於脊椎、髖部與前臂,容易因輕微碰撞造成骨折。其中脊椎壓迫性骨折會導致背痛、駝背與身高縮短,民間俗稱「老倒勼」。此症常見於兩大族群:一為女性停經後因雌激素驟降導致的快速骨質流失,另一為70歲以上長者的老年性骨質疏鬆。
風險因子方面,不可控制因素包括女性、高齡、家族病史與體型瘦小;而可控制因素則包括鈣質攝取不足、抽菸、酗酒、缺乏運動及過度攝取咖啡因。面對這些風險,朱局長提醒,預防骨質疏鬆的三大關鍵包括:
-
足量鈣質攝取:30歲前是建立骨本的黃金期,而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可能達每年0.3%至0.5%。依據國民健康署建議,19歲以上成人每日鈣質攝取應達1,000毫克,牛奶、小魚乾、豆製品與深綠色蔬菜皆為良好來源,亦可在醫師指導下補充鈣片與維生素D。
-
適度運動與曬太陽:戶外運動如快走、太極拳或游泳不僅促進骨骼健康,也能增加體內維生素D合成,幫助鈣質吸收並強化肌力與平衡感。
-
預防跌倒:透過改善居家環境(如浴廁加裝扶手、防滑墊),搭配平衡訓練與肌力運動,可有效降低跌倒與骨折風險。
花蓮市衛生所也結合AI智慧健身房、整合式篩檢與健康促進計畫,積極建構銀髮友善社區,未來將持續推動智慧科技應用,深化骨質疏鬆防治衛教與運動介入,協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強化骨本健康。
朱家祥局長強調:「骨質疏鬆不痛不癢,但一摔就骨折。早期發現與日常保健才是預防悲劇的關鍵。」透過科技導入與社區合作,花蓮正走在智慧健康服務升級的前線,為高齡社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