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府首辦攤商美學課程 近200名攤商熱情參與 共創市集新未來

為提升市集攤位陳列美學與整體氛圍,花蓮縣政府將於3月22日(六)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8棟(花蓮市中華路144號)舉辦「攤商美學課程」,透過專業培訓導入商品陳列技巧與美學設計,塑造更具吸引力的市集環境,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課程一開放報名便引起熱烈回響,吸引近200位攤商參與,其中原住民特色美食類占比最高,約三成,其餘包括文創商品、手工藝品、農特產品及特色飲品甜點等多元類別。
花蓮特色市集一直深受在地及遊客喜愛,縣府期待透過本次課程,幫助學員掌握攤位陳列的美學要素與銷售策略,共同塑造嶄新的市集風貌。攤位的視覺設計對於吸引顧客至關重要,本課程將從品牌經營、產品展示到銷售技巧,全方位強化攤商專業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本次課程特別安排「展架實作演練」,讓學員親手規劃與布置攤位,使商品展示更具層次感與視覺吸引力。課程內容包含:
-
攤位分組實作:學員分組進行擺設練習,提升動手實作能力。
-
商品陳列技巧:學習如何運用空間與擺設讓商品更吸引人。
-
色彩與視覺平衡:運用色彩搭配提升攤位質感。
-
品牌故事呈現:透過獨特敘事方式建立品牌辨識度。
-
個別調整與優化:針對不同攤位提供專業指導與改進建議。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長馬呈豪(Malay Boya)表示,這次美學課程不僅貼近部落需求,也希望以「共行、共學、共創」的理念,協助攤商提升專業能力,進一步促進產業經濟發展。未來,這些培訓成果將與縣府舉辦的市集活動結合,共同展現花蓮市集的創意與質感。
此外,本課程將與2025年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攤商評選機制連結,凡完成培訓並獲得結業證書的攤商(具原住民身分者),在未來評選過程中將獲得額外加分,進一步提升市集整體水平,增強攤商競爭力。
縣府未來將持續推動攤商培育計畫,透過更多專業課程與輔導機制,讓花蓮市集文化更加多元精緻,進而帶動部落經濟發展,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在地特色市集,讓花蓮的美學魅力走向全台、放眼國際。
(花蓮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