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見》第37集|專訪波斯頓國際實驗教育機構校長蔡沛圻:用沉浸式英語教學為花蓮孩子開啟國際視野

今(31)日播出的《華山論見》第37集,特別邀請花蓮縣波斯頓國際實驗教育機構校長蔡沛圻擔任專訪嘉賓,分享該校辦學理念、沉浸式英語教學成果與對花蓮在地教育的深遠影響。節目由中華易經哲學會榮譽理事長張逸華擔任主持人,透過深入訪談,引領觀眾了解一所結合國際視野與本地關懷的教育機構如何在花蓮深耕。

波斯頓03_acde2.png

訪談一開始,蔡校長首先分享學生在114年度花蓮縣英語動態競賽中的傑出表現。他指出,學生們在比賽中展現出流利的語言能力、自信的表達力與團隊合作精神,這些優勢皆來自學校長期實施的「沉浸式英語教學模式」。

波斯頓04_63eb5.png

談及教學特色,蔡沛圻校長說明,波斯頓國際實驗教育機構透過全英語環境、主題式學習與跨文化教材,讓學生自然習得語言,而非單靠傳統記憶與考試。他強調,學生在此次競賽的表現正是沉浸式教學的具體成果,例如能在無壓力情境中流利進行即興對話。

在師資方面,該校結合外籍教師與本地教師的專業優勢,打造多元且協作的教學團隊。校長特別提到,本次競賽中,外師不僅負責語言指導,還結合文化背景分享,讓學生以更開放的心態進入國際語境。

波斯頓02_aeda4.png

作為花蓮第一所國際雙語實驗學校,蔡沛圻也分享了該校的核心辦學理念:以學生為本,強調語言學習與多元文化素養的統合發展。他表示,學校未來將持續朝向「國際教育在地化、在地教育國際化」的方向邁進,並規劃更多開放式學習活動,讓社區與家長共同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

除了學校發展藍圖,蔡校長也談及自身從大學端投身國民教育的心路歷程。他坦言,選擇回歸基礎教育,是為了將所學與理想實踐於每一位孩子的成長歷程之中,希望為花蓮創造更多教育可能。

對於波斯頓國際教育機構在地化的努力,他指出,家長對學校辦學模式的支持與回饋非常正向,學童學習的積極性與成果也顯而易見。近期該校推出免費的沉浸式英語體驗課程,期望讓更多家長與孩子親身體驗國際教育的魅力,並透過實際參與,建立更多教育共識與信任。

節目最後,主持人張逸華表示,本集專訪展現了一所新型態學校如何在偏鄉縣市實踐國際教育理想,也鼓勵更多家長重視語言與世界觀的養成,為孩子創造更多未來可能。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