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山海之約」 太魯閣暑期開放崇德與同禮 打造防災韌性旅遊新篇章

歷經113年4月3日芮氏規模7.2強震重創,及隨後多起豪雨與颱風侵襲,太魯閣國家公園設施與景點遭受嚴重損害。然而,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太管處)一年多來全力復建之下,崇德遊憩據點與同禮部落兩大山海景區,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重新開放,迎接暑假旅遊潮,邀請民眾「山海同遊」,感受東部自然與文化的獨特魅力。
為了回應民眾期待與遊憩需求,太管處自地震發生後即啟動「0403地震災後重建小組」,以「搶通、復原、強化」為三大重建方針,針對災後受損區域分階段檢修與開放,並同步強化景區安全設施,兼顧觀光體驗與災防韌性。
值此暑期出遊旺季,太管處特別規劃「山海雙線」開放路線:
-
崇德遊憩區:著名的清水斷崖觀景點再度迎來遊客,不僅可遠眺太平洋日出與月光海,還能親近東海岸壯麗海景,是夏日看海賞光的絕佳選擇。
-
同禮部落:太魯閣族的傳統聚落,在族人與太管處合作下完成修繕,遊客可前往健行挑戰體能,深入部落體驗原民文化與日常生活。
目前太魯閣園區內,開放區域還包括:
-
太魯閣台地與遊客中心:可獲得第一手旅遊資訊、觀賞導覽影片、參觀展覽與輕鬆步道觀察自然生態。
-
天祥遊憩區:包括天祥遊客中心、塔比多步道與祥德寺等,適合探索太魯閣族歷史文化與野生動物觀察。
-
合歡山西側區域:如合歡北峰、東峰、小奇萊等登山步道,以及武嶺、石門山等高山觀景點,也開放供遊客健行、拍照與休憩。
此外,太管處持續與周邊社區合作推廣小旅行,包括崇德聚落的原民工藝與風味餐、富世聚落的文創園區與生態公園、新城老街的歷史建築與特色小吃,以及三棧布拉旦部落等地,豐富多元的山海人文景點,串起太魯閣旅遊的新樣貌。
不過太管處也提醒,地震後地質風險仍然存在,中橫公路沿線部分景點如長春祠、砂卡礑步道、燕子口、錐麓古道、布洛灣台地與九曲洞等仍在封閉修復中,請遊客務必遵守封閉管制,不可擅入,並選擇開放區域活動,確保人身安全。
為因應午後氣候不穩定的地形特性,建議遊客採「早上山、早下山」的行程安排,並隨時掌握中橫管制時段與即時路況,可透過「公路總局168即時路況網」或「幸福公路APP」查詢,避免行程延誤。
太管處強調:「太魯閣的靈魂從未遠離」,儘管重建之路艱辛,園方將持續依照計畫加強設施安全、推動責任旅遊與社區參與,致力打造一個安全、永續、具有防災韌性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讓民眾在與大自然相遇的旅程中,更安心、更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