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後·重返—撒奇萊雅族服飾文化展」隆重開展

「火·後·重返—撒奇萊雅族服飾文化展」隆重開展

撒奇萊雅族正名成功18年,花蓮縣政府昨(11)日上午於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舉辦「火。後。重返——撒奇萊雅族服飾文化展」開展記者會,現場嘉賓雲集,各界共同見證,撒奇萊雅族找回族名與榮耀,歷經漫長歲月的文化保存與復振之路,終於迎來豐收與蛻變的時刻。

-------------- ↓請繼續閱讀↓--------------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馬呈豪(Malay Boya)表示:「花蓮縣六大族群之一的撒奇萊雅族,擁有獨特及豐富美麗的文化內涵,在縣長徐榛蔚大力支持下,縣府首次辦理撒奇萊雅族特展,這次展覽希望讓全國看見,一個族群如何從歷史中蛻變發揮內在的文化力量,也為下一代點燃族群榮耀及自信。」他也特別感謝族人們的長期攜手努力與合作,將豐富田調內容與文化資產,透過本次展覽得以嶄新策展形式,呈現於大眾生活中。

S__111812627_a1ea2.jpg

本次展覽由計畫主持人、同時是撒奇萊雅族知名服裝設計師吳秀梅女士策劃。她表示,展覽以族人正名18年為背景,聚焦服飾作為文化記憶的載體,透過火神祭與五色使者的儀式,傳遞「敬天愛地、尊親敬祖」的核心價值。吳秀梅女士並親自導覽,文化館藝術櫥窗一側呈現撒奇萊雅族在達固部灣事件中,遭受武力侵襲與大火焚毀的歷史創傷,另一側則訴說族人在百年隱忍後,為重拾族名與文化所歷經的艱辛。觀展者在踏入展場的瞬間,便能透過藝術作品感受到展覽主題「火‧後‧重返」的深層意涵。

S__111812625_50bc5.jpg

開幕式上,結合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今年田調撒奇萊雅族的成果,特別以八首撒奇萊雅族古調歌謠,串連舞蹈與深情吟唱,象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並在火光之中共同起舞,祈求再次獲得大地的庇佑。那一刻,激昂歌聲與情感交織,迸發出浴火重生的強烈意志,與展覽主題完美呼應。

展覽空間分為南、北廊區,採時空交錯的敘事方式,引導觀眾從歷史遠景,逐步走入文化深處。展出內容涵蓋頭目、耆老、婦女、青壯年及五色使者等服飾系統,搭配族語導覽、歷史照片、祭典影像及珍貴文物手稿,立體還原一段被塵封百年的文化記憶。來賓紛紛表示深受感動,沉浸於撒奇萊雅族豐富的文化底蘊中。

「火·後·重返—撒奇萊雅族服飾文化展」展期自9月11日至12月4日,於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展出。展覽期間,每逢週末,皆有穿著族服的導覽員,進行深度解說,並提供可觸摸的沉浸式觀展體驗。9月亦將舉辦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邀請族人與創作歌手,分享文化傳承的心路歷程,相關資訊歡迎上網查詢。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