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暑假住房率低迷 理事長張琄菡籲中央地方攜手拚觀光

暑假向來是國旅旺季,但花蓮今年卻陷入「旺季不旺」的窘境。根據花蓮旅館同業公會調查,今年暑期平日平均住房率僅約 25%,假日(週六)約 45%;雖近兩週略有回升至平日 35%、假日 55%,但與往年相比仍明顯偏低。
(示意圖)
花蓮旅館同業公會理事長張琄菡指出,去年同期在政府補助帶動下,平日住房率約 3~4 成、假日達 5 成;前年同期更高達平日 7 成、假日 8.5 成。今年住房表現僅達過去水準的一半左右,顯示花蓮旅遊市場正面臨嚴峻挑戰。
出國潮+活動少 暑假「不熱」原因大解析
張琄菡分析,今年住房率不振的主因包括:
- 出國盛行:疫情解封後,許多民眾將暑假預算投入海外旅遊,國旅需求明顯下降。
- 缺乏亮點活動:相比其他縣市舉辦大型演唱會、花火節或熱氣球嘉年華,花蓮暑期缺乏具話題性的活動,難以吸引遊客。
- 天候不穩定:颱風頻繁,旅客擔憂交通中斷及安全風險。
- 補助效益有限:以往補助多依靠價格刺激,缺乏品牌深化,一旦退場便失去支撐。
(示意圖)
建議六大方向 盼中央地方合力拚觀光
針對低迷狀況,張琄菡提出多項建議,希望中央與地方政府積極介入:
- 強化交通補助:提供台鐵優惠、推動藍色公路(島內郵輪遊)補助,降低交通成本。
- 推動國際行銷:在國際旅展曝光花蓮永續旅遊、部落體驗與親子自然教育等特色,吸引境外旅客。
- 打造大型節慶品牌:協助規劃國際級夏季活動,提升花蓮在國旅與國際市場的知名度。
- 發展夜間經濟:舉辦夜間燈會、音樂節等活動,延長遊客停留時間,帶動過夜需求。
- 串聯在地資源:與農村、部落合作推暑假限定遊程,如生態教育營隊、山海運動,吸引親子與學校團體。
- 建立安心保障:針對颱風期間提供安心改期或保障方案,降低遊客顧慮。
張琄菡強調,唯有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從交通、活動、行銷與旅遊保障四大面向全面布局,才能逐步提升花蓮暑期的觀光競爭力,吸引更多旅客「來花蓮、住花蓮」。她也提醒業者,除外部政策支持外,內部同樣需要持續透過行業內訓,確保住宿品質穩定,才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