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花蓮一條安全的道路及河道 花蓮縣政府積極辦理相關疏濬工程

為守護花蓮縣居民與遊客的交通及環境安全,花蓮縣政府持續推動石公溪與立霧溪等河道疏濬工程,以減少災害風險,並調節土石資源供需,助力地方發展。
石公溪位於台9線161.3K路段的匯德隧道北口一帶,此區因歷經0403地震、凱米颱風與康瑞颱風的連續侵襲,暴雨引發的土石流對台9線公路與鐵道交通造成嚴重威脅。其中,匯德隧道北口曾遭大量土石覆蓋,台鐵小清水溪橋樑西正線亦因河水暴漲被沖毀。
為解決此災害隱患,花蓮縣政府配合中央辦理石公溪疏濬工程,將工程範圍分為A、B、C三區進行,並優先推進A區(東豐礦場舊址)與C區(匯德隧道北口旁)的土石清運作業。計劃疏濬總量達18.9萬立方公尺,目前工程採購招標及土石標售作業已完成,後續將進行出土作業。
花蓮縣政府另針對立霧溪河道安全問題,完成了疏濬工程計畫書,預計於114年初展開相關工程作業。透過疏濬作業,不僅確保河道安全,還能調節土石供需,為地方自治提供充足財源。
花蓮縣長表示,石公溪與立霧溪的疏濬工程,是縣府為居民與遊客提供安全環境、保障公共財產的重要舉措。同時,縣府也同步規劃其他央管河川的疏濬作業,期望透過這些措施,守護花蓮的道路與河道安全,並為未來的永續發展鋪路。
透過整合資源並穩健執行疏濬計畫,花蓮縣政府展現出守護民生與基礎建設的決心,藉由河道安全的提升與土石資源的有效利用,期待打造一個更加安全、美好的花蓮,讓居民與遊客皆能安心生活與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