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韋安揭露「九五至尊豪宅」:原來是傅媽媽身為丈夫堅強後盾,也是傅家轉型重要推手

(照片: 取自韋安臉書)
經常透過風傳媒發表政治評論文章,對當前政治趨勢與社會動態,進行深刻的分析和預測的資深媒體人韋安,今(16)日表示,「富/傅爸爸傳說2,又來了」?!追擊大起底傅崐萁家世,是學霸之子!美濃首富望族之後!近日,媒體再爆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在花蓮擁有「九五至尊豪宅群」,上演了一出「富/傅爸爸—傳說Part 2」?
資深媒體人韋安指出,上次是指涉傅崐萁,投資中國470億元經貿園區,這次是花蓮「九五至尊豪宅群」,讓人看了不禁想問:「真的假的?」回顧去年年底,某政論節目曾爆料說傅崐萁在中國大陸投資了一個神秘園區,身價直逼470億人民幣(約台幣2500億),一躍成為「富比士台灣富豪榜」第七名,甚至被戲稱為「花蓮巴菲特」。 但,這園區後來證實根本不存在,Google地圖上根本找不到,是個「幽靈園區」。
韋安表示,換句話說,他的「富爸爸」稱號根本是空歡喜一場。這次又傳出他在花蓮擁有豪宅社區群?是不是又是狼來了?不禁讓人覺得好奇?韋安進一步提出以下三點質疑:
第一點:「九五至尊」真的是豪華建築群嗎?
媒體爆料,傅崐萁與妻子徐榛蔚在花蓮有「九五至尊」建築群,當地議員還質疑:「縣長說薪水全捐了,那這棟樓哪來的?」
先別急著驚訝,我們來看看實際情況:
- 這塊地位於花蓮吉安鄉,40多年前傅家就已經擁有。
- 根據樂屋網,當地農地每坪1萬,建地約11萬,大樓均價約14萬~29萬元/坪,遠遠比不上北部動輒百萬一坪的豪宅。
- 「九五至尊」這個名字純粹是當地人的幽默戲稱,實際上就是個多年建設而成的小社區。
第二點:縣長薪水全捐,哪來的錢蓋房子?
傅家大樓的真正屋主其實是傅崐萁的母親—劉滿蘭女士,花蓮在地人士稱呼為傅媽媽,出身於高雄美濃劉氏地方望族。
- 劉家於日治時期為當地富裕家族,擁有中圳湖(今中正湖)漁權,並經營碾米廠、磚窯廠、染織廠、榨油廠等多項產業。
- 家族長期強調誠信經營,同時從事公益,捐助白米、布匹給予貧困家庭與弱勢群體。
- 劉滿蘭自小協助家族財會業務,熟悉商業運作與財務管理。
與傅崐萁父親—傅兆林先生結婚後,劉滿蘭以客家婦女的勤儉精神,相夫教子,撐起傅家內外事務。1976年傅兆林調任東部後,她隨夫舉家遷往花蓮。為了穩定家族經濟,她投入營建事業。
據悉,傅家大樓週邊總計20戶,兩層樓獨門獨戶公寓社區,均是由傅媽媽在1980年代一手自建自售而來。
傅媽媽的客家精神,不僅相夫教子把持家務,丈夫專心公務堅強後盾,其來自娘家家族的商業經驗,也讓她在房地產營建業十分成功。可說,既引領花蓮房地產業風氣,也為傅家累積了不少財富。
而「九五大樓」也是由傅媽媽出資興建,一直登記在她名下。劉老太太去年7月過世,至今仍未辦完繼承過戶手續,該大樓產權,還沒有在傅崐萁夫婦名下。
所以說,「傅崐萁當縣長把薪水都捐出去,一毛薪水沒領,怎麼有錢興建『九五大樓』」?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問題。
第三點:傅崐萁真的有錢嗎?
當然有錢!但別誤會,他並不是靠爸媽的啃老族,而是繼承了父母親客家子弟的硬頸精神,白手起家一點一滴累積財富。
- 40多年前就讀淡江大學時,大一開始靠打工賺取學費與生活費,每天騎機車到台北餐廳打工端盤子,凌晨一兩點回到宿舍是家常便飯。
- 農曆年節期間,販售春聯與年貨裝飾品。他自行批發在公館一帶擺攤銷售,期間需面對警方臨檢,常常一天內跑警察多達二十餘次。
- 大二、大三時期,開始投入土地仲介與土地整合,每日拜訪里長、地主洽談,進行土地交易與整合業務,為爭取土地整合的成功,時常需要拜訪上百位地主。
- 到了大四,傅崐萁已累績千萬資產,並聘有專屬司機與助理(書僮)陪伴上下學,成為名符其實的「少年董」。
這些外界少有人知的細節,勾勒出傅崐萁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身為學霸之子,與高雄美濃首富家族之後,從窮學生到白手起家的「傅二代」,這才是他的背景故事!
- 學霸之子——「藍營小諸葛」哪來的好腦筋?
傅崐萁踏入政壇之前,從大學時期就會「做生意」,後來在商界小有所成,應該是受母親劉老太太的影響。而其頭腦靈活聰明,則是繼承自他的父親——全國級別的學霸。
傅崐萁的父親傅兆林,求學時期表現突出,堪稱學霸,也台灣戰後,第一代土木工程師之一。
- 傅兆林小學畢業於美濃廣興國小。
- 12歲離鄉就讀高雄中學初中部,畢業成績為榜首。
- 15歲再度以榜首,錄取高雄工業學校土木工程科(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18歲以全校第一名畢業。
- 參加全國公務人員考試,以全國第二名成績錄取,算是「國家級學霸」。分發至台灣省政府建設廳重機械工程大隊。
- 隨後獲得政府公費,前往日本留學,研修土木工程相關專業。
傅兆林於1958年至1974年間,任職於台中、高雄、台北等地,擔任工程司、副工程司、正工程司等職務,主要負責中部六縣市美援自來水供水系統的興建與監督。1976年(民國65年),升任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正工程司兼東區工程處處長,負責宜蘭、花蓮、台東等地區的基礎建設,涵蓋交通、民生工程等領域。
傅兆林除了在公務部門負責公共工程,退休後也參與地方公益活動。
- 1958年於中部工作時,發生嚴重車禍,因大量失血需輸血搶救。之後,他開始投入捐血活動,作為回饋社會的方式。
- 1995年至2018年間,擔任德發慈善基金董事及董事長,期間協助花蓮、台東、宜蘭等地區的基礎建設、教育與宗教宮廟事務。
- 擔任花蓮捐血中心主任,自費舉辦超過百場捐血活動。
- 長年捐助花蓮帝君廟等宗教機構,資助清寒學子作為獎助學金。
傅兆林在東部地區的公共建設與社會公益事務長期參與,對當地交通與民生設施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最後韋安更進一步指出「真相大揭秘」:不管是470億人民幣的「幽靈園區」,還是「九五至尊豪宅群」,每次查證下來,均與事實不符,傅崐萁的「富爸爸」稱號都只是媒體製造的都市傳說。
他表示,但可以確定的是,傅崐萁的家世背景,他的父親傅兆林在公共工程與地方建設方面長期參與,母親劉滿蘭來自美濃地方望族,親自參與家庭經濟與房地產事業,而他本人從學生時代就靠自己打拼,累積資本,實現財富自由,這些種種因素相加才是真正讓他在政壇站穩腳步的原因。
韋安表示,所以,「傅爸爸」傳說,與其說是財富傳奇,不如說是一本超勵志,青出於藍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