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關稅衝擊影響 花蓮養殖業者外銷訂單已遭暫緩出貨
因美國政府近日宣布對台灣部分水產課徵高達32%關稅,重創養殖外銷產業,花蓮縣的吳郭魚與鱸魚出口訂單已全數暫緩,衝擊養殖戶生計。花蓮縣長徐榛蔚第一時間指示農業處密切掌握業者情形,並於8日實地走訪漁民,傾聽心聲,籲請中央提出具體對策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縣長徐榛蔚指出,鱸魚與吳郭魚是花蓮水產養殖的主要品項,許多家庭生計仰賴這些外銷訂單維持。如今面臨美方課稅與內需市場低迷的雙重壓力,對養殖戶無異於雪上加霜。
根據財政部「關港貿單一窗口網」資料顯示,台灣鱸魚與吳郭魚外銷主要市場為美國與澳洲,而美國於本月2日宣布,針對來自中國、越南、泰國、印尼及巴西的同類產品課徵高達54%、46%、36%、32%、10%不等的懲罰性關稅。雖台灣稅率與部分國家相比仍具相對競爭力,但養殖戶擔心,這波關稅將轉嫁至終端價格,引發消費緊縮,影響出口與國內市場的銷售信心。
農業處日前走訪花蓮養殖業者,鱸魚養殖戶蕭大慶表示,原訂7日出貨的2萬斤鱸魚已被貿易商通知暫緩,目前池內尚有20萬斤存魚,業者只能減少投餵、降低成本硬撐。他呼籲政府應積極與美方協商,並協助開拓歐盟等替代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徐榛蔚強調,農業是台灣經濟的根基,糧食安全更關乎國家安全。她呼籲中央正視基層農漁民的聲音,針對已受衝擊的養殖產業提出短期補助、市場轉型、內需支持等具體方案。她說:「農民辛苦栽培的成果,不應該因為一紙關稅就化為泡影。希望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守護台灣農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