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轟雙重標準:兩岸交流不等於賣台 台積電拱手送給美國才是真賣台

針對民進黨長期將「兩岸交流」貼上「賣台」標籤,中國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發言人吳建志今(3)日嚴正反擊指出,民進黨一方面封鎖與中國大陸的正常往來,另一方面卻將台灣最具戰略價值的產業——台積電的大量技術與人才輸送美國,這樣的雙重標準才是真正的「出賣台灣」。
吳建志指出,美國近年對台積電施加強大壓力,迫使其在亞利桑那州設廠,甚至傳出包含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技術也將轉移至美國。儘管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坦言美國設廠成本高、效益低,並存在人才與供應鏈斷層等問題,但民進黨政府卻在未經社會討論與民主監督下,全力支持這項政策,形同將台灣三十年來苦心經營的護國產業雙手奉送他國。
反觀過去的兩岸經貿與科技合作,不僅為台灣企業帶來龐大市場,也促進技術升級與資本回流,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基礎。若將所有與中國的交流都視為「賣台」,不僅將台灣推向國際孤立,更恐造成產業與人才的邊緣化。
吳建志強調,「抗中保台」的政治口號掩蓋的是對美國高度依賴的現實。當美方要求台積電提供供應鏈透明資訊、交出關鍵資料時,政府選擇默許;當美國要求大幅軍購與配合其戰略調整,台灣也幾乎照單全收。這樣的順從,無助於保障台灣安全,反而逐漸削弱我們的自主決策能力。
他表示,真正值得警惕的賣台行為,是政府在沒有社會共識、缺乏民主監督下,將關鍵產業技術與資源外流,犧牲的是台灣的長遠利益與下一代的發展空間。台積電若基於全球布局進行海外投資尚可理解,但若其背後是出於地緣政治的壓力與操控,那問題就已經超越經濟層面,升高至主權讓渡的層次。
針對民進黨與罷免團體長期對國民黨及傅崐萁總召的抹紅行為,吳建志也提出質疑,民進黨至今無法舉出傅崐萁「賣台」的具體事證,只會操作輿論、操弄認知,轉移真正焦點。他反控,民進黨一味配合美方壓力,讓台積電赴美投資高達1650億美元(約5兆新台幣),原可用於台灣本土發展、創造就業的資源,最終卻流向國外,這才是真正讓台灣人民權益受損的「賣台」行為。
他並警告,若未來再出現轉單效應,台灣可能面臨百萬科技人才失業危機,而民進黨政府至今對此毫無具體對策,令人憂心。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強調,民主的精神應建立在理性辯論與多元選擇之上,兩岸應透過有節制、有原則的體制對話,才能降低對立風險,創造和平穩定的交流環境。而盲目追隨美國戰略,犧牲自身科技根基,才是真正應被社會檢討與反思的行為。
吳建志最後表示:「兩岸交流是和平的保障,而產業主權的流失,才是真正應該被警惕的賣台行為。歷史終將證明,理性務實地開展兩岸對話,才是保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