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別忽視!及早治療,還孩子健康未來

小兒疝氣別忽視!及早治療,還孩子健康未來

「幫孩子洗澡時,發現下腹部或腹股溝鼓起來怎麼辦?」小兒腹股溝疝氣是兒科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尤其在男童和早產兒中發生率較高。花蓮慈濟醫院小兒外科醫師楊筱惠指出,每百名孩子中約有3人會出現此問題,家長若發現異常應立即至門診就醫,避免潛在的健康危機。

楊筱惠醫師表示,小兒疝氣的成因不同於成人,主要因為腹膜延伸至鼠蹊部的鞘狀突(俗稱疝氣袋)未閉合,導致腹腔內器官如小腸、網膜,甚至卵巢(女生)掉入疝氣袋中。這些凸起在孩子哭鬧、用力或站立時會出現,但在躺下時會自動消失。

根據統計,疝氣好發於右側的比例約為55%、左側30%、雙側15%。然而,若疝氣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嵌頓型疝氣」,造成腸子或卵巢腫脹卡住,進一步引發腸阻塞、食慾不振、嘔吐,甚至組織缺血壞死等嚴重後果。

楊醫師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腹股溝有硬塊或腫塊,應立刻讓孩子躺平並輕輕推回硬塊;若無法推回,需迅速前往急診處理。

除了腹股溝疝氣外,陰囊水腫也是常見疾病。家長應注意孩子陰囊是否有忽大忽小的變化,特別是感冒期間出現異常腫大。這可能是腹水經疝氣袋累積於陰囊所致,需立即檢查排除隱患。

「手術是治療疝氣的主要方式。」楊醫師指出,特別是嬰幼兒腸子容易卡住的情況下,應及早處理,不必等待孩子長大再進行手術。

手術採用傳統方式,透過封閉疝氣袋的開口,切除多餘部分,並保護好輸精管與血管,通常無需使用人工網膜,整個過程僅約20分鐘完成。術後傷口小(約1至1.5公分)、不需拆線,且一週內即可癒合,也可選擇腹腔鏡手術,同時檢查及治療對側疝氣問題。多數孩子術後隔天即可改善,並逐步恢復正常飲食,但需避免劇烈運動至少一週。

楊醫師特別提醒,雖然疝氣手術是常見的臨床操作,但仍需全身麻醉,對於小於一歲的嬰幼兒,建議由專業的小兒外科及麻醉科醫師共同執行手術。家長若發現孩子腹股溝異常,應儘早就醫治療,確保孩子健康成長,免受不必要的痛苦與風險。

-------------- ↓請繼續閱讀↓--------------

健康提醒:若孩子有相關症狀,請立即諮詢專業醫師,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穩定健康的未來!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