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腹瀉警報!諾羅病毒來勢洶洶,醫籲五招防堵

群聚腹瀉警報!諾羅病毒來勢洶洶,醫籲五招防堵

近期國內諾羅病毒疫情持續延燒,社區群聚風險急速升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春節後第一週(2月2日至8日)全台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高達30萬2,644人,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紀錄。進入4月後,腹瀉群聚感染通報案件更高達398起,其中高達98.6%為諾羅病毒感染,顯示疫情不僅尚未趨緩,且有持續擴散之虞,民眾防疫不可鬆懈。

972263_0_75500.jpg

衛福部花蓮醫院急診科醫師吳政霖指出,諾羅病毒是一種極具傳染力的腸胃道病毒,潛伏期短,約10至50小時,少量病毒即可造成感染。其傳播途徑包括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接觸病患的嘔吐物與排泄物、共用餐具,或是碰觸遭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等。尤其在人潮密集或密閉空間,如校園、餐飲業、旅宿場所及長照機構等,更是病毒傳播的高風險場域。

臨床上,感染諾羅病毒的病患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部分患者也會出現輕微發燒。雖然多數人在一週內可自行康復,但脫水與電解質失衡是主要併發風險,目前也尚無針對諾羅病毒的特效藥物,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972267_0_8eb65.jpg

吳政霖醫師提醒,出現症狀後應避免食用乳製品、油炸食物與高纖蔬果,並持續補充水分,必要時應儘速就醫,避免病情加重。

為防範疫情擴大,吳醫師呼籲民眾應落實下列五大防疫措施:

  1. 勤洗手最重要:如廁後與備餐前,應使用肥皂搓洗雙手至少20秒。

  2. 食物確實加熱:特別是貝類與海鮮類,應煮至85°C以上並持續加熱90秒以上。

  3. 蔬果清洗要確實:使用流動清水沖洗,必要時可搭配稀釋肥皂水或沙拉脫。

  4. 環境清潔不馬虎:處理嘔吐物或排泄物時應佩戴口罩與手套,並使用含氯漂白水(如1:10稀釋家用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

  5. 康復後再出門:患者應在症狀完全緩解後至少48小時,才返校或上班,避免病毒傳播。

吳政霖醫師強調,面對疫情升溫,提升個人衛生意識與落實防護措施,是有效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他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主動就醫並在家休息,不僅保護自己,也避免傳染給他人。唯有社區、醫療與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方能有效防堵病毒蔓延,守護全民健康。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