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歐盟盧森堡博物館認證「折翼工藝師」推動公益 讓中職「退役球棒斷裂重生」

由創藝文創工作室發起的「最有禮貌獎學金」公益計畫正逐步推動,期望將中華職棒賽場上光榮「退役」的斷棒,轉化為啟發偏鄉學童品格教育的火種。計畫透過斷棒再製的文創商品義賣所得設立「最有禮貌獎學金」,並嘉惠玉里鎮所有的12所國小。該工作室表示,我們期盼藉由這項獨特的獎勵機制,深植學童的禮儀與品格教育,讓「禮貌」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從小紮根的行動。 這項「賦予斷棒新生命」的公益計畫,不僅讓選手的斷棒承載著比賽的回憶,更能成為點亮偏鄉學童品格教育的希望之光。期待未來能與中華職棒達成合作,共同為台灣的偏鄉學童們,打造一個充滿禮貌與愛的成長環境。
該計畫源於一位資深職棒球迷,與一位屢獲國際殊榮的工藝師傅劉德壽的偶然相遇。工藝師傅劉德壽為國內首位獲歐盟盧森堡博物館認證的藝術工作者,有「折翼工藝師」之稱。專欄作家林芷嫻形容他以「樂觀直面生命難承之重」,林芷嫻描述劉德壽近五十年以木頭為伍的職涯,不僅連續兩年登上國家藝廊,更是台灣首位獲歐盟盧森堡博物館肯定、認證並頒發榮譽證書的工藝師。屆臨退休的他目前除了偶爾接受客製化訂單原木手工筆外,更積極免費針對身障、瘖啞人士技術傳承,以自身經驗和技術傳承,協助他們習得一技之長、自力更生、養活自己、甚至養活家人。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堅持所有創作材料都來自於回收再利用。在一次交流中,劉德壽與職棒球迷共同萌生利用職棒斷棒,製作手工鋼筆和原子筆的獨特構想。該工作室表示,對球隊而言已是廢料的斷棒,經過工藝師傅的巧手裁切與篩選,將能轉化為一件件精緻且富有故事性的文創工藝品。更令人感動的是,這位師傅計畫將這些製成的斷棒筆進行義賣,並將所得款項成立基金,專門用於在玉里鎮所有國小設立「最有禮貌獎學金」。他的願景是希望透過這樣的獎勵,鼓勵偏鄉地區的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禮儀與品格,讓品德教育與學業成就並重,共同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這項計畫正積極透過各種管道,尋求與中華職棒的合作。創藝文創工作室深信,與中華職棒的攜手合作,不僅能賦予斷棒全新的生命與價值,更能將職棒運動的精神,延伸到社會公益層面,為偏鄉教育貢獻一份心力,展現職棒的正面影響力。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在中華職棒的支持下,將「最有禮貌獎學金」推廣至更多有需要的偏鄉學校,讓這份正向的力量擴散,點亮更多偏鄉學童的品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