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不只是天使 花蓮縣衛生局攜手十家醫院共築永續照護新藍圖

5月12日是國際護理師節,在急診室的高壓現場、在偏鄉的巡護路上、在社區巷弄間的家戶健康關懷,每一天、每一處,都有護理人員站在守護健康的第一線。花蓮縣長徐榛蔚向全體護理人員致上最深的敬意,感謝他們長年堅守崗位,以專業與愛撐起全民健康的最後防線。
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表示,後疫情時代疊加高齡化浪潮,讓全台醫療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力挑戰。長期高工時、高壓力與醫病關係複雜等因素,使得護理人員離職率節節攀升。朱局長指出:「對花蓮這樣偏鄉幅員遼闊、醫療資源有限的地區來說,每一位護理師的流失都是沉重的代價。我們必須正視這場全國性的『護理人力荒』,並主動找出解方。」
為了讓護理人力在地扎根、提升留任率,花蓮縣衛生局日前舉辦「護理人力留任共識營」,邀集縣內十家醫療機構,包括玉里慈濟醫院、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國軍花蓮總醫院、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與豐濱原住民分院、衛福部玉里醫院、臺北榮總鳳林與玉里分院等,共同參與對話與交流,探討建構友善職場與永續照護體系的可能路徑。
朱局長強調,護理專業是醫療體系的根本,「再完善的醫療設備,也需要護理人員操作與陪伴;沒有護理師,就無法開床、無法收治,也無法回應急診壅塞問題。我們要打造的不只是友善的工作場域,更是讓護理人員感受到被理解、有前景、有歸屬的職涯環境。」
此次共識營邀請門諾醫院副院長林雅蘋與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呂基燕擔任主講,分享實務經驗與制度創新。林副院長指出,許多青年護理人員在缺乏支持系統的情況下,往往在入職2至3年內選擇離開。她建議推動「職場老師制」協助新人適應職場,並運用AI與行政輔助人力減少非必要工作負擔,強化生活與心理支持,真正回應護理師在一線的實際需求。
呂副主任則分享慈濟醫院推動「護理幸福計畫」的具體作法,從彈性排班、設置心理諮詢窗口,到提供專屬健身房、辦理情感凝聚活動等,致力於打造讓人願意留下來的環境。她表示:「唯有制度上真的聽見護理人員的聲音,才能創造他們願意投入、願意長留的職場。」
會中,與會單位也針對職涯規劃、實習制度優化、在地培育機制等議題展開熱烈交流,不少與會護理人員表示,這樣的共識營讓他們感受到彼此不是孤軍奮戰,希望衛生局未來能定期辦理,建立持續互助與溫暖支持的網絡。
朱局長感性指出:「在花蓮這片土地上,護理人員不只是協助醫師的角色,而是獨立自主的健康專業者,是整體照護體系不可或缺的核心。」他強調,護理師的足跡不只在醫院急重症病房,也遍及社區、長照據點、原鄉部落、校園甚至疫苗外展隊,是最貼近民眾生活的健康守門人。
「在這個屬於你們的日子,我們不再只用『白衣天使』來形容你們,而是要大聲說——護理人員是知識的實踐者,是行動的改革者,是照護現場最關鍵的專業力量。謝謝你們,在無數不被看見的時刻,用勇氣與智慧撐起社會最需要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