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諾羅病毒爆發!勤洗手、熟食是最佳防護

近期國內急性腹瀉病例持續上升,群聚事件檢出的主要病原為諾羅病毒。花蓮縣衛生局提醒,諾羅病毒傳播速度快且易引發群聚感染,民眾務必加強個人衛生及環境清潔,尤其注意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避免生食生飲,徹底煮熟貝類等高風險食材,減少病毒傳播風險。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指出,目前正值諾羅病毒活躍季節,依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114年第一週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數達151,703人次,花蓮縣則為1,612人次,顯示諾羅病毒威脅不容忽視。朱局長呼籲學校、餐飲及旅宿業者,務必落實環境衛生與食材管理,民眾則需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諾羅病毒透過糞口傳染,所有年齡層都可能因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污染物品,或與病人密切接觸感染。感染後24至48小時會出現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有些人還會感到噁心、發燒、腹部痙攣或肌肉酸痛。大部分患者在數日內可自然痊癒,但年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差者,可能因併發症面臨較高的健康風險,需特別注意。
花蓮縣衛生局建議,預防諾羅病毒需從日常細節做起:
1. 正確洗手: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應以肥皂或洗手乳徹底清洗手部。
2. 注意食品衛生:蔬果須清洗乾淨,貝類水產品務必煮熟再食用,避免生食生飲。
3. 避免交叉污染:與他人共餐時,使用公筷母匙,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4. 清理污染物:患者嘔吐物或排泄物應立即清理,處理時佩戴手套與口罩,使用100cc漂白水加1000cc清水進行消毒;污染衣物及床單也應及時更換清洗。
朱局長提醒,出現腹瀉症狀的民眾,尤其是餐飲從業人員與學生,應在家休息,待症狀解除後兩天再恢復上班或上學,避免病毒擴散。
欲了解更多疫情相關訊息,民眾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花蓮縣衛生局防疫專線03-8226975查詢。花蓮縣衛生局呼籲大家,共同落實防疫措施,守護健康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