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喚醒童年記憶 失智長輩笑聲滿堂

布袋戲喚醒童年記憶 失智長輩笑聲滿堂

提到《西遊記》,年輕人腦中浮現的可能是熱門手遊或電影,但七、八十歲的長輩卻想到的是風靡一時的布袋戲。慈濟大學瑞智憶學苑在花蓮安排了別開生面的布袋戲課程,讓失智長輩重拾童年記憶,場面溫馨逗趣。

長輩們很期待明年正式登台演出_0_578bb.jpg

這次課程邀請到花蓮正五洲掌中劇團團長陳智強,帶來西遊記經典橋段「火雲洞」。劇情中,唐三藏被紅孩兒設計擄走,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攜手擊敗妖怪的過程,結合台灣特色的布袋戲武打技巧,讓長輩大開眼界。

西遊記的火雲洞橋段失智長輩耳熟能詳_0_44241.jpg

為了讓失智長輩也能參與演出,課程特別設計了簡化台詞,並以大字報和投影輔助,引導長輩唸出台語台詞。不會講台語的阿公阿嬤也不受影響,切換國語口音,依然能順利完成演出。課程中笑聲不斷,尤其85歲阿嬤飾演16歲姑娘時害羞得臉紅,引得眾人捧腹。

光提詞大字報就採用70號字粗體讓阿公阿嬤一目了然_0_d7784.jpg

除了劇情的演繹,長輩們也親手操作布袋戲偶,愛不釋手。最受歡迎的並非傳統英雄角色,而是風趣幽默的「怪老子」,配上台語台詞「人若呷老,嘴就沒牙,呷到頭毛嘴秋白」,讓大家笑得前仰後合,彷彿回到布袋戲的黃金年代。

講到部分台詞阿公阿嬤都笑不攏嘴_0_08efd.jpg
授課老師陳智強表示,布袋戲融合雕刻、刺繡、彩繪等多種藝術形式,操作看似簡單,但背後需要細膩的手法和創意。透過長輩的手部動作和反覆練習,不僅活化了手腦協調,也讓他們重拾自信。至於台詞記得如何或表演是否到位並不重要,重點在於參與過程帶來的快樂與回憶。

實習學生陪伴失智長輩練習台詞和手感_0_7f282.jpg

瑞智憶學苑專案助理吳政樺指出,今年規劃布袋戲特色課程,不僅讓長輩回味過去,也吸引年輕實習學生共同參與,促進青銀交流。在長輩與學生互動中,彼此建立更多對話和了解,課堂氣氛充滿溫馨和笑聲。

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宋惠娟補充,瑞智憶學苑已協助國健署拍攝失智友善紀錄片,並邀請長輩們北上參加成果發表會,展現失智友善社區的亮點,並讓家屬分享照護心得。

重溫了六〇年代布袋戲全盛時期瞬間時光倒流是最適合不過的懷舊治療_0_bbaca.jpg
慈濟大學瑞智憶學苑計劃深化布袋戲課程,結合二技護理系實習學生推動「偶戲出走」專案,將失智長者的偶戲演出帶入社區,讓更多人感受到布袋戲文化的魅力與失智友善的精神。瑞智憶學苑希望透過布袋戲,串起老少共享的舞台,創造更深層的情感連結與回憶療癒效果。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布袋戲不僅是一門傳統藝術,也是一種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情感橋梁。透過這堂布袋戲課,阿公阿嬤找回了青春的笑容,學生們也看見了文化的深厚底蘊。瑞智憶學苑的努力,讓這場充滿溫情與快樂的課程,成為失智友善社區推動中的一顆亮眼星光。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