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濬進度超前!石公溪清淤衝刺拚8月完工 徐榛蔚:守護蘇花交通安全不容鬆懈

為強化花蓮對外交通韌性、降低天然災害對蘇花公路及台鐵北迴線造成的衝擊,花蓮縣政府積極推動石公溪疏濬工程。縣長徐榛蔚於昨(13)日前往工區視察,目前累積疏濬量已達85,589立方公尺,整體進度達47.55%,預計於今年8月颱風季前完工,有效減緩土石淤積威脅,確保花東交通主幹道的暢通與安全。
石公溪位於蘇花公路小清水溪段上游,2024年4月3日強震重創花蓮後,導致上游集水區嚴重崩塌,碎石、泥流順勢沖刷至河道與邊坡;同年7月凱米颱風來襲更加劇了淤積,造成匯德隧道口、蘇花公路以及台鐵北迴線一帶邊坡持續滑動、道路中斷,嚴重危及花蓮民眾進出安全與經濟命脈。
徐榛蔚表示,面對山區地質脆弱、雨季將至的雙重挑戰,縣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由經濟部水利署補助辦理本案。自今年1月起展開疏濬作業,預計清除約18萬立方公尺淤積土石,目前進度超前,工程團隊日夜趕工,希望在8月汛期前完成主體清理作業,為地方爭取最大安全防線。
目前施工區段主要分為三區,縣府先行推動A區(舊礦場平台段,里程約1K+420至1K+900)與C區(匯德隧道口旁,里程約0K+000至0K+260),工程範圍總長度約1.9公里。
徐榛蔚強調,此次疏濬不只是短期安全工程,更關乎長遠的交通命脈維護與區域災害韌性提升。她也特別感謝中央經費支持與施工團隊的努力,並提醒來往民眾行經蘇花路段務必注意施工警示與行車安全。
花蓮縣政府表示,將持續監控山區邊坡穩定性與清淤進度,力求在颱風前高效完成清理工程,讓蘇花公路與鐵路回歸安全運行,守護花蓮居民與來往旅客的生命與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