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廣告不要亂寫 亂寫療效可是會吃罰單的

食品的廣告詞是不能亂寫的,當撰寫或製作食品廣告時,需要特別注意不能違反相關法規,以避免誤導消費者或觸法。常見的一些違規分享給大家。
一、誇大或不實療效宣稱
違規例子:
吃了這個餅乾可以治療失眠、喝這個飲料能有效消除癌細
二、涉及醫療、治療、疾病防治用語
違規例子:
有降血壓的效果、有效改善糖尿病、解肝毒、降肝脂。
三、涉及改變身體外觀者
違規例子:豐胸。預防乳房下垂。減肥。塑身。增高。使頭髮烏黑。延遲衰老。防止老化。改善皺紋。美白。纖體(瘦身)。
四、未涉及中藥材效能而涉及五官臟器者
違規例子:保護眼睛增、加血管彈性。
五、引用或摘錄出版品、典籍或以他人名義並述及醫藥效能
違規例句:「本草備要」記載:冬蟲夏草可止血化痰。「本草綱目」記載:黑豆可止痛。散五臟結積內寒。
(圖源:新北市衛生局)
當然也有講了這麼多不能用的詞語外,其實也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詞彙,提供給大家參考。
通常可使用之例句:幫助牙齒骨骼正常發育。幫助消化。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改變細菌叢生態。使排便順暢。調整體質。調節生理機能。滋補強身。增強體力。精神旺盛。養顏美容。幫助入睡。營養補給。健康維持。
另外含有特定營養素也可以用的詞彙,以下舉例:
維生素A或β-胡蘿蔔素:有助於維持在暗處的視覺。增進皮膚與黏膜的健康。幫助牙齒和骨骼的發育與生長。
維生素D:增進鈣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促進釋放骨鈣,以維持血鈣平衡。有助於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
所有的規定及可以使用的詞彙都可以參考「食品及相關產品標示宣傳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認定準則」,當中就有羅列相關可以使用的詞彙,建議是使用法規有提及的字眼就好,不要自己自創,通常自創就容易違規。
另外也不要寫到健康食品的功效,我國只有取得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可以寫出功效,比如:調節血糖、調節血脂等等,沒有取得健康食品標章的食品,就不要寫出功效。
食藥署也公布「113年度十大違規食藥廣告」,十大之首的「A.H.A關捷挺固立」產品去年遭裁罰1124萬元,藝人郭子乾代言連帶被罰216萬元。台中市食安處說,前年該產品遭裁罰1978萬元,中市府將加強監控,若違規將依法加重裁處。
(圖源:新北市衛生局)
最後也跟大家分享,食品不是藥品也不是靈丹妙藥,不會有什麼立即的療效,消費者只要保有基本的認識就不容易上當被騙,但需要留意的是家中的長輩是不是容易聽信賣藥電台、長輩群組、直銷群組,進而用高價購買一些不具有功效的食品或是誇大不實的食品,許多廠商透過這樣誇大不實的廣告,吸引消費者購買,引此也在這邊提醒大家,不要輕易購買奇怪宣稱的食品,才能減少這些罰不怕的廠商繼續存在。
(圖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