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爐灶點燃藝術火光——阿美族藝術家撒部‧噶照《PAROD爐灶》創作展 花蓮開展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花蓮縣文化局承辦的《花蓮公共藝術教育展(二)——〈PAROD爐灶〉撒部‧噶照創作展》,昨(13)日下午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熱烈開幕。展期自即日起至2025年6月29日止,展覽以阿美族語中象徵生活核心的「PAROD(爐灶)」為名,呈現藝術家與土地、社區及海洋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與藝術思索。
本次展出藝術家撒部‧噶照,曾以作品《交織》榮獲第八屆公共藝術獎「環境融合獎」,其創作深受山林與部落文化啟發,融合繪畫、雕塑、影像、裝置與音樂等多元形式,轉化日常生活記憶為富含哲思的藝術表現。展覽中,觀眾不僅能欣賞撒部來自港口部落(Makuta‘ay)的創作語彙,更能感受到自然環境與族群文化在藝術中的共鳴。
開幕式當日同步舉辦藝術座談與音樂專輯發表會,由策展人施永德(DJ Hatfield)分享策展理念:「本展如同三石爐灶,象徵海洋、土地與社區三者並立,強調日常生活中與自然倫理的關係。展覽中的音樂與視覺交織,觸發新的文化對話與創造。」
開幕重頭戲之一,是撒部與妻子芭耐‧噶照及三位孩子共同發表最新音樂專輯《PAROD爐灶》,以現場演出形式延伸展覽主題,打造音樂、影像、空間三位一體的沉浸式藝術體驗。
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Rahic Talif)亦蒞臨現場致意,他表示:「撒部這次的展覽,不只從公共藝術角度切入,更展現他與部落文化、歌謠的深刻連結,是藝術生命的完整呈現。」
花蓮縣文化局長吳勁毅指出,原住民藝術創作早已跳脫單一媒材限制,成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文化敘事。「藝術不只是創作,更是土地語言與文化行動的體現,《PAROD爐灶》就是這樣一場與土地對話的藝術實驗。」
開幕活動吸引來自各界人士共襄盛舉,包括花蓮縣及臺東縣文化單位首長、地方民代代表、學界學者與藝文界友人,齊聚見證撒部‧噶照暌違十年的個展開展。
展覽期間,文化局同步推出「公共藝術小旅行」,帶領民眾走訪縣境內公共藝術地景,從花蓮出發,展開一段融合部落文化、生態環境與當代創作的藝文探索旅程。
更多活動詳情與報名資訊,請密切關注花蓮縣文化局官網及社群平台。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花蓮公共藝術教育展(二)《PAROD爐灶》撒部‧噶照創作展
-
展覽時間|2024年4月12日(五)至2025年6月29日(日)
-
展覽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第一企劃室(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