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管的檳榔到2025年了,有進步嗎?

在2018到2020年間看到上下游有一系列關於檳榔產業的報導,也認識到台灣這個佔比第二大的作物種類,在台灣的處境,跟產業現實的狀況,從蜂蜜的大量死亡到濫用農藥到毫無法規管理、各部會踢皮球的亂象,這裡也闡述一下目前的狀況。
(圖源:photoAC)
一.檳榔不屬於「食品」的法律定義
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政府可以對食品及其添加物進行管理,但檳榔的法律定位並不清楚:
檳榔屬於「合法但不鼓勵的產品」,不像菸品與酒類受到《菸害防制法》或《菸酒管理法》的管理,因此缺乏全面性的規範。
檳榔本身不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明確管制的範圍內。農藥的使用也沒有規範,農藥行也不能賣藥給檳榔農,根據《農藥管理法》第29條第8款:「農藥販賣業者應詢問購買者之用途,非為核准登記之使用方法或範圍者,不得販賣。」。但大部分的農民都不知道檳榔不能噴藥,種植檳榔的蟲害仍然需要解決,只能亂買亂用,隔空抓藥,也造成檳榔農藥殘留極其嚴重。連帶影響檳榔的副產品,荖葉及檳榔花,仍然會被吃下去,但沒有任何管理,民眾健康只能自己看運氣。
二.檳榔販售沒有統一規範
目前檳榔的販售並不需要特殊執照,也沒有如菸酒業者的嚴格管制,導致管理上出現漏洞。
檳榔攤的設立:
檳榔攤不像菸酒專賣店,需要政府核准執照,任何人都可以開設,造成管理困難。
標示規範不足:
加工檳榔應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標示成分,但許多小型檳榔攤並未遵守,消費者無法得知詳細內容。
不受年齡限制:
法律並未明確禁止未成年購買或咀嚼檳榔,相較於香菸(禁止18歲以下購買),檳榔的購買門檻幾乎不存在。
三. 缺乏完整的健康管理機制
台灣政府雖然強調檳榔與口腔癌的關聯,但在「法規上」對咀嚼檳榔的健康影響仍無直接限制,這與香菸、酒精等管制品不同。
無禁令:
雖然政府已明確指出檳榔會導致口腔癌,但沒有法律禁止販售或咀嚼檳榔。
目前僅有部分縣市(如台北市)推動「無檳榔環境」,但這只是地方性政策,並非全國性禁令。
無強制性健康警示:
雖然香菸包裝必須印製「吸菸有害健康」的警語與圖片,但檳榔包裝沒有相同規範。
只有部分醫療單位會提供「戒檳榔補助」或宣導,沒有強制性的戒檳政策。
四. 檳榔產業涉及生計問題,政府難以直接取締
檳榔產業在台灣有龐大的經濟規模,影響農民、攤商與相關產業,因此政府無法輕易取締或全面禁止。
種植與銷售人數多:
全台約有20萬名檳榔農民,加上檳榔攤商、運輸業者,整體產業鏈龐大。
涉及農民生計:
若政府強行禁止檳榔,將影響大量農民收入,需提供轉型補助,但目前缺乏完善計畫。
產業抗拒轉型:
先前政府曾推動檳榔農民轉作其他作物(如咖啡、木瓜),但因獲利較低,農民多數不願放棄檳榔種植。
五. 地方與中央政策不一致
雖然中央政府已將檳榔列為健康危害物,但地方政府的執行力不一,導致管理上出現落差。
部分縣市強力管制(如台北市)透過「無檳榔環境」政策,限制檳榔販售與廣告。口腔癌篩檢補助,鼓勵戒檳榔。
部分縣市仍視為主要產業(如南部、東部地區)依賴檳榔經濟,對檳榔攤與農民管理較為寬鬆。政府若推動禁檳,地方勢力可能反彈。
(圖源:photoAC)
在2024年底檳榔管理終於有了進度,衛生福利部於 2024 年 12 月 18 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旨在解決檳榔長期處於「三不管」狀態,並加強對其健康危害的管理。
草案重點大致如下:
攤商登錄制度:規定檳榔攤商需向所在地縣市政府申請登錄,經核准後方可合法販售。
銷售限制:禁止向未滿 18 歲者及孕婦銷售檳榔,但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使用檳榔則不受此限制。
販售管道限制:禁止在線上銷售檳榔。
嚼食場所限制:禁止在學校、大眾運輸工具、車站等場所嚼食檳榔。
產業反應與政府回應:
由於多數檳榔攤未進行營業登記,業者擔心強制登錄將影響生計,全台檳榔工會因此陳情,並醞釀上街抗議。 2025 年 1 月 21 日,衛福部口腔健康司與檳榔產業進行溝通,雙方達成共識,暫緩強制登錄,改以輔導方式進行,並研擬相關配套措施。
專家觀點:
台灣檳榔防治聯盟工作小組成員莊麗真表示,雖認同應兼顧檳榔農與攤商的生計,但若無登錄制度,後續管理將面臨困難。 她建議政府提出配套措施,說明如何追查檳榔流向,以達到公共衛生管理的目的。
總而言之,草案旨在加強對檳榔的管理,但需在公共健康與產業生計間取得平衡,並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
(圖源:photoAC)
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檳榔產業因為長期缺乏法規、指引、輔導、管理,導致自成一格,而各部會踢皮球也是很糟糕,檳榔不只有檳榔本身,檳榔花、荖葉也都長期作為一般食材使用,一竿子打翻,也沒有任何處理,政府對檳榔的「三不政策」:不輔導、不鼓勵、不禁止,使得整個檳榔產業長年處於無政府狀態,最後導致令人瞠目結舌的歷史共業。隨著上下游的報導,揭開了歷史的瘡疤,也揭開了政府的怠惰,那也只能努力改善。報導推出後,農業部門率先回應,訂出檳榔的許可用藥和殘留限值,但無人稽核與檢核,農民噴藥依然自由發揮。而主掌食品安全的衛福部,目前停留在草案,還是沒有東西。如此只做半套,上市後的檳榔無人稽查,沉重的檳榔共業仍是全民承擔,期待有更多人關注這件事情,才能使這件事情有所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