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來花蓮進行陸域生態觀察與海洋公民科學行程

科技企業來花蓮進行陸域生態觀察與海洋公民科學行程

    來自新竹的捷創科技於11月15日啟動一趟為期兩天的花蓮ESG行程,由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協助規劃,內容涵蓋陸域生態觀察與海洋公民科學,讓企業團隊以最直接的方式走進自然,理解永續的真實樣貌。AA-1116221716517_62e4b.jpg
    行程第一天,企業團隊前往亞泥生態園區,由生態達人藍振峰老師帶領,觀察園區內多樣的蝴蝶、植物與棲地。藍老師以多年田野經驗,向團隊介紹蝴蝶的生態、棲息地維護與物種復育,也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從生態園區的微觀物種開始,團隊逐步理解「生物多樣性」並非抽象名詞,而是每天都在發生、會受環境影響的生命指標。AA-1116221716642_a3b30.jpg
    第二天,捷創科技一行人轉向海洋,搭乘多羅滿賞鯨的賞鯨航班,前往花蓮外海實地觀察鯨豚生態。花蓮海域是台灣最重要的鯨豚生活廊道,一年能看到超過 20 種野生鯨豚,包括抹香鯨、領航鯨、偽虎鯨與多種海豚,生物多樣性位居全台之冠。航程中,企業同仁觀察到多群飛旋海豚,也親自體驗海洋聲音採集,了解鯨豚如何透過聲音定位、覓食,以及海洋噪音如何改變牠們的行為。AA-1116221716329_9fd28.jpg
    此次行程特別由捷創科技副總溫在昇帶隊。溫副總長期參與福爾摩沙協會的「海幫手」志工培訓,每年無酬教授海洋聲學、海豚錄音與聲音辨識技術,是協會重要的長期夥伴。外表看似研究者的他,其實是一位科技業的大主管,而他將自身對海洋的熱情帶給公司同仁,也象徵企業永續行動正在從紙本走回現場。AA-1116221716449_fe0b3.jpg
    福爾摩沙協會指出,此次兩天的行程讓企業能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山林與海洋兩種不同尺度的生態系統:從蝴蝶棲地到鯨豚行為,從植物復育到海洋聲音,每一步都與 ESG 中的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揭露密切相關。無論是亞泥園區中的蝴蝶記錄,或是海上取得的鯨豚聲音與物種觀測,都能成為企業ESG報告中具公信力的環境資料。AA-1116221716535_2f10c.jpg
    合作船班多羅滿賞鯨則於本月甫獲海洋委員會頒發「海洋企業永續貢獻獎」,肯定其在友善觀察、科學合作與環境教育上的長期投入。協會表示,有在地永續經營者的加入,使花蓮成為企業ESG行動中最具深度、最值得信賴的自然教育現場。

-------------- ↓請繼續閱讀↓--------------

    此次捷創科技的參與,不只是企業員工教育,更是一場跨城市、跨領域的永續示範。福爾摩沙協會強調,永續不能只停留在報表,而需要走向環境本身;需要看見蝴蝶翅膀的紋理,也需要聽見太平洋的聲音。協會未來將持續推動企業合作,歡迎更多企業從花蓮出發,展開屬於自己的ESG行動旅程。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