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救災、溫度收容 花蓮經驗,越在地越國際

科技救災、溫度收容 花蓮經驗,越在地越國際

花蓮縣衛生局於今(16)日接待來自日本的「災害避難所與避難生活之會」專業代表團,針對「從災害應變到韌性科技」主題,分享花蓮自2018年0206地震至2024年0403強震間的災難醫療應變進化與國際合作成果。此次日方訪團成員來自學界、醫界、法界與企業界,包括日本紅十字會、弘前大學、Shelter One公司、日本律師聯合會及札幌保健醫療大學等單位,由台大急診醫師、台北區緊急應變中心執行長鄭銘泰與花蓮慈濟醫院賴佩芳醫師陪同訪問。

1_0_836c0.jpg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指出,花蓮災難醫療救援隊(DMAT)自0206地震後持續強化應變體系,整合急救責任醫院、各地衛生所、慈濟基金會、心理師、消防局等資源,打造跨領域、在地化的救援模式。2023年更與慈濟醫院AI中心合作開發「iDMAT智慧平台」,透過數位化即時支援前線傷患資訊、後送調度與資源整合,在0403強震中發揮關鍵效益,成為「數據救援」的重要典範。

朱局長進一步說明,重大災害發生後,衛生所會即刻進駐收容中心,設置急救站,提供緊急醫療、慢性病管理及感染防控,同時設置「安心小站」提供心理支持服務。以0206與0403震災為例,花蓮市與吉安鄉衛生所已累計服務逾8,800人次避難民眾,展現災後「治療+守護心靈」的整合模式,這也成為日方此次關注焦點之一。

訪團並參觀花蓮衛生局DMAT專屬倉儲,了解帳篷模組化配置與物資備援機制,及由衛生局與慈濟合作升級的收容隔間設施,充分體驗「人性化安置」的即時醫療支援流程,獲得日方專家一致讚賞。

3_0_16d9c.jpg

在雙邊交流中,日本Shelter One株式會社中林秀仁先生特別關心花蓮是否具備整合IT平台,能即時共享避難所資訊、人數與物資需求。對此,花蓮衛生局說明,目前以鄉鎮公所、村里長與衛生所之間的協調為主,掌握慢性病用藥、洗腎等醫療需求,透過即時聯繫達到迅速因應。中林先生亦關注如何追蹤避難者健康、評估需求並管理特殊對象,衛生局則表示此部分仰賴收容中心與地方行政體系密切合作,建立在地化關懷網絡。

此外,日方代表也詢問花蓮的災防訓練與演練作業。衛生局分享,預計2025年4月與7月將與縣府民政處、警察局合辦兩場「城鎮韌性」大型演練,內容涵蓋避難所開設、急救處置、民眾疏散等情境,重點培養跨單位溝通與即時應變能力。

此次專業交流讓日方專家深入了解花蓮在收容機制、醫療動員及災防系統的具體作法,雙方就實務經驗互相借鏡,深化未來在社區韌性與科技防災的國際合作。花蓮縣衛生局補充,去年也與澳洲雪梨大學急診團隊交流,並已預計參與2025年東京舉辦的WADEM國際災難醫療年會,持續以「越在地,越國際」的理念,將花蓮DMAT成功經驗向全球分享。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