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婦幼隊進校園 提升教職員防範數位性別暴力意識

為提升教職員對數位性別暴力的敏感度,強化學生自我保護能力,花蓮縣靜浦國小於2月26日邀請花蓮縣警察局婦幼警察隊進行專題培訓,透過實務案例分享與法律解析,讓老師們能將防治概念融入日常教學,引導學生正確應對私密影像外流等風險。
婦幼隊在培訓中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兒少性剝削案件中,性影像犯罪已成為最主要的犯罪型態,且案件數逐年攀升。常見的數位性別暴力手法包括:
1.假交友騙裸照:詐騙分子假裝戀愛對象,誘導兒少傳送裸照後進行威脅。
2.誘騙視訊側錄:以視訊聊天為由,錄下不當畫面,進一步勒索受害者。
婦幼隊提醒老師們應向學生灌輸兩大核心觀念:「在真實世界不會做的事,在網路上也不能做」、「有人要你脫衣服,一定要說不,線上線下都一樣」。若不慎遭遇性影像威脅,應保持冷靜、蒐集證據,立即向警方或性影像處理中心尋求協助,切勿刪除對話紀錄或貿然封鎖對方,以免影響後續調查。
花蓮縣警察局強調,隨著數位時代來臨,學校教師與學生相處時間長,是防範數位性別暴力的重要夥伴。教師若能提升性別意識、培養創傷知情、強化數位知能,即可在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異常,協助預防與應對,減少孩子受害機率。
此外,培訓期間也有教師詢問如何向學生推廣反詐騙意識,婦幼隊副隊長連錦秀特別介紹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該系統每日更新最新詐騙手法與受害數據,供民眾參考。根據2月25日數據顯示,當日全國受理詐騙案件高達506件,財損金額近1.8億元,其中前三大詐騙手法為:
1.假投資詐騙(87件,財損12.3億元)
2.假網購詐騙(75件,財損170萬元)
3.假買家騙賣家(55件,財損556萬元)
婦幼隊提醒民眾,投資務必循合法管道,並牢記以下防詐原則:
標榜「保證獲利、穩賺不賠、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絕對是詐騙!
切勿下載來路不明的投資APP,以免帳號、密碼遭盜用。
網銀帳密不輕易提供,陌生來電要求轉帳請立即掛斷!
任何投資決策前,先撥打165專線查證,確保自身權益。
花蓮縣警察局呼籲,面對網路詐騙與數位性別暴力,建立正確觀念與防範意識,才是最好的防護網,警方將持續與學校、社區合作,加強宣導,共同守護孩子的安全與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