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見》第45集:花東河川守護神 九河分署志工揭防汛心法
今(23)日,花蓮最速報網路節目《華山論見》第45集正式播出,本集以「花東河川守護神,『九』是那麼厲害!」為題,邀請到九河分署防汛志工第九大隊大隊長邱金仲,以及北區副大隊長兼花蓮溪下游分隊分隊長劉廣龍擔任專訪來賓,由中華易經哲學會榮譽理事長張逸華主持,深入探討防汛工作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邱金仲大隊長分享多年來參與搶險任務的經驗,他提到在氣候變遷下,極端氣候事件愈加頻繁,防災工作必須不斷調整與強化。談到花蓮溪砂荖與大同堤防榮獲「金質獎」的公共工程,他強調這不僅是工程專業的展現,更得力於與地方團體合作,凝聚出守護家園的共同力量。
此外,大隊長也特別提到近期舉辦的南濱海岸淨灘活動,結合防災與環保,吸引眾多單位共同參與,他認為跨領域合作是未來趨勢,讓防災意識更深入社區。他也談到帶領團隊的心得,表示「帶人要帶心」,除了強化專業訓練,更要培養彼此信任與團隊默契,並鼓勵年輕人勇於投入水利與防災行列。
劉廣龍副大隊長則從第一線實務出發,分享在花蓮溪下游分隊多年來的防汛經驗。他表示,颱風與豪雨來襲前,分隊會事先完成整備,並透過演練確保團隊能即時應變。他指出,民眾在社區防災上最常忽略的是「風險意識不足」,因此帶領志工推廣宣導格外重要。他也鼓勵年輕人理解防災並非只靠專業知識,更需要耐心與持續投入,才能守護地方安全。
談及個人動力,劉廣龍謙虛地說,能夠堅守崗位除了責任感,也來自團隊間的互相支持。即使遇到地震加上豪雨等複合型災害,他仍會依照「先人命、後財產」的原則,冷靜判斷並調整搶險優先順序。
節目最後,主持人張逸華總結指出,花東地區河川多、地形特殊,每一次的防汛搶險都仰賴志工與專業團隊的堅守。正因有這些默默付出的「河川守護神」,才能讓花東居民在極端氣候挑戰下,擁有更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