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轉運站無障礙廁所管理引熱議 縣府跨局處會勘聚焦「使用者友善」與「設施維護」雙重需求

花蓮轉運站無障礙廁所管理引熱議 縣府跨局處會勘聚焦「使用者友善」與「設施維護」雙重需求

為強化花蓮轉運站無障礙廁所的管理品質,兼顧身心障礙者實際需求與公共資源有效運用,花蓮縣政府於114年4月24日下午2時舉行現地會勘。此次會勘由縣府建設處交通科張筱雲科長主持,邀集了謝國榮議員、魏嘉賢議員、花蓮縣政府觀光處、社會處、花蓮市公所、社團法人花蓮縣視覺障礙礙福利協進會、社團法人花蓮縣脊髓損傷福利協進會代表等相關局處與會,針對開放式管理與現行「服務鈴申請進入」制度進行討論,期盼凝聚共識,提升設施使用的公平性與安全性。

S__42074127_0_f036f.jpg
會勘當日,花蓮轉運站副站長陳安德詳細說明現行管理機制。他表示,無障礙廁所設有全站唯一身障床與完整符合規範的無障礙設施,自雷門數據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接手營運後,即積極維護清潔與安全。但早期曾因全面開放,遭部分遊民或非真正使用者長時間占用、洗澡、喝酒等行為影響環境品質,甚至發生毀損與不當使用情形,故調整為「服務鈴申請進入」制度。
S__42074140_0_4ca6f.jpg
陳副站長強調,服務鈴設有中英文標示,工作人員聽到鈴聲後可於20至30秒內抵達現場協助開鎖,使用後立即清潔消毒,保障下一位使用者的衛生與安全。針對特教生與重度障礙者需求,站內更主動加裝蓮蓬頭,並有專人協助清潔照護,展現服務細緻化與人性關懷。
S__42074141_0_2c410.jpg
不過,社團法人花蓮縣脊髓損傷福利協進會代表也有意見指出,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與相關施行細則規定,包含轉運站在內的公共設施應保障障礙者無障礙使用權,若無法公平使用,主管單位可能面臨裁罰。但若全面開放,經常出現年長者、親子等非持證人士長時間占用,致使輪椅使用者無法即時使用,甚至發生排隊衝突與法律糾紛。
S__42074159_0_410a1.jpg
該協進會並舉出台北與板橋車站的實際案例,說明若無障礙廁所未適當控管,輪椅使用者可能需等待20至30分鐘,嚴重影響日常行動。相較之下,花蓮轉運站目前制度雖需按鈴等待,但實測服務時間不超過一分鐘,反而更能確保真正需求者的使用權。
S__42074130_0_e29e6.jpg
謝國榮議員建議,現有告示牌應調整字體大小與清晰度,強化提示效果,避免使用者混淆。魏嘉賢議員則認為,管理單位可善用科技,導入智慧門禁或辨識系統,降低人力成本與提升管理效率,同時可持續監測服務流程是否符實際需求。

最後,與會代表皆肯定轉運站現行管理成果,特別是環保局於114年3月評定其廁所為「特優級」的肯定。然而,是否開放仍需考量實際運作可行性、法規規範與資源配置。各界呼籲,未來應持續強化跨局處協作與法制完善,確保身障者友善使用權與廁所安全衛生品質並行不悖。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