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邀大家一同探訪城市生態

花蓮縣政府邀大家一同探訪城市生態

    花蓮縣政府與花蓮縣野鳥學會合作辦理的「洄瀾博物學」生態導覽活動,將於本週日(6月15日)傍晚展開,引領民眾走入熟悉的城市空間,重新發現都市與自然交織的多重面貌。此次活動以「城市裡的自然訊號」為主題,透過夜間觀察與專業講解,深入探索流經花蓮市區的美崙溪,以及周邊都市綠帶中活躍的野生動物。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長期推動生物多樣性政策,考量城市已逐漸成為部分野生動物的生存棲地,許多動物在此繁衍、覓食,甚至演化出適應都市的行為模式,期望透過洄瀾博物學一系列的實地觀察與專業導覽,讓民眾親身體驗城市裡的自然訊號,留下對花蓮自然環境新的理解與驚喜。
    約翰・伯格在《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一書中提及:「觀看先於言語,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圍世界當中;我們用語言解釋了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讓自然觀察不只是注視動植物本身,而是以不同的觀看方式,關注風土博物與人之間的緊密關聯。凝視野地時也在構建自身與野地的關係,藉由接近與觀察,延展連結和思考角度。AA-0613110306653_304b1.jpg
    農業處長陳淑雯說明,本次生態導覽活動集合地點位於北濱公園,參與者將隨著講師帶領,從美崙溪口緩步往將軍府行進。沿途預期可見沿溪而居的鳥類與兩棲爬蟲,如小雨燕、烏頭翁、綠簑鷺、鹿野草蜥等,也有機會觀察到各種陸蟹,感受城市綠地展現的蓬勃生命力。觀察牠們如何適應都市水泥環境,並與周遭人類活動產生的互動。
    此次活動最令人期待的重點,則是前往臺灣狐蝠的棲地,靜候這群神秘的夜行性哺乳動物現身。臺灣狐蝠主要以果實為食,像是市區中的稜果榕、瓊崖海棠等都是牠的美食餐桌。導覽將介紹其生活習性、覓食方式,以及如何在花蓮這樣的城市環境中找到棲身之所。歡迎大家踴躍參與本次洄瀾博物學生態導覽及未來的系列活動。

-------------- ↓請繼續閱讀↓--------------

    今年度【洄瀾博物學】系列活動資訊詳見花蓮縣政府臉書及花蓮縣野鳥學會臉書。
8/2|幽藍下的低語─鯨豚水下攝影及錄音|廖鴻基、藍振鋒、溫在昇
8/31|刻劃野地記憶的痕跡─野地版畫成像|廖心筠
9/14|博物學家的筆記本─科學繪圖對於生態紀錄的重要性|陳一銘
9/27|洞穴坑道夜間飛行─走進蝙蝠的居所與夜空|林清隆
10/18|看見微觀的森林─認識苔蘚多樣性|徐子耘
11/08|找尋暗夜裡的微光虹膜|白欽源
(花蓮縣政府廣告)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