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積極推動馬太鞍溪橋搶修方案

公路局積極推動馬太鞍溪橋搶修方案

    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23日發生溢流沖刷造成壩頂潰決,下游台9線馬太鞍溪橋遭洪流沖毀,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即刻啟動應變機制,並設立前進指揮所。
    交通部陳世凱部長連夜與搶修團隊研提搶修策略策略,並於現場勘災指示公路局,為降低台9線馬太鞍溪橋斷橋造成之交通衝擊,以三階段搶修策略分期推動復建作業。AA-0926172713264_b318b.jpg
    經公路局連日邀集台灣鐵路公司、經濟部水利署、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及花蓮縣政府、光復鄉、鳳林鎮二公所,現勘於河床施築涵管便道亦或使用舊鐵路溪底隧道兩方案進行評估,以降低花蓮鄉親因交通不便所造成的影響。AA-0926173008368_341b2.jpg
    其中舊鐵路溪底隧道長達2,360公尺,經檢視台灣鐵路公司所提供之圖資,雖有較可避免遭颱洪沖刷風險之優點,但其隧道寬度僅4.1公尺,且無通風、照明、警示及廣播設備,無法行駛機慢車輛。
    另倘車輛發生事故,因隧道斷面過小,又無橫坑,無法廻轉,逃生困難,亦無法救援,如起火燃燒,更易因隧道溫度過高而難以估算之人員傷亡,再則因其既有路面為鐵軌及道碴,置換不易;引道部分則尚有2.6公里之用地及路廊整理之事宜,均無法於短期內處理完成,緩不濟急。AA-0926173008380_e3123.jpg
    至於河床施築涵管便道,雖易因受颱洪侵襲而受損,但具有工期短且可快速修復之優點,經研議地面較低之行水區採直徑2公尺大涵管,砌1-3層以提升抗災能力,作為第二階段鋼便橋完成前之緊急通行方案,本案公路局已進場上游(南下線)涵管便道施工,並著手積極辦理北上路線研議,全力趲趕於10月15日前通車。

-------------- ↓請繼續閱讀↓--------------

    中期策略為鋼便橋方案,目前已洽專家及學者已確認路線及相關工法,以提升通行可靠度,預計115年1月底前通車;另長期重建方案,亦已進行路線及橋梁型式律定,以115年年底前完成橋梁供南下、北上車流通行,並以116年全線改建完成為目標。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