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與顏色的產地-梅納反應

風味與顏色的產地-梅納反應


梅納反應主要是由還原糖及胺基酸在常溫或加熱時會產生,那還原糖的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像是澱粉、葡萄糖、果糖等等,胺基酸的來源就是蛋白質,因此食物中只要含有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彼此接觸,就會產生梅納反應,而加熱的過程會加速梅納反應。另外,梅納反應也是食品加工或烹調很重要的顏色及風味來源。梅納圖一 f5acd

顏色-梅納反應在過程中會產生棕黑色的物質,比如烤麵包、煎牛排、炸豬排、燒烤等等顏色的產生都是梅納反應,尤其溫度在140℃至170℃,速度最快,這也是煎炸烤等等烹調方式很容易產生顏色的原因。

-------------- ↓請繼續閱讀↓--------------

另外提一個顏色變深棕色的例子就是醬油,醬油一開始只有豆麴、小麥、鹽水,並沒有深棕色的液體,但在醬油陳釀的過程中,由黃豆提供的蛋白質、澱粉、小麥提供的澱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還原糖及胺基酸,進而緩慢的產生梅納反應,醬油的深棕色也是因此得來。大家有機會去醬油廠參觀時,可以看到陳釀時間不同的醬油,顏色也會有所差異。

梅納圖二 b30d5

香氣-反應過程中還會產生成百上千個有不同氣味的中間體分子,包括還原酮、醛和雜環化合物,這些物質為食品提供了宜人可口的香氣。這也是我們在烤東西或炸東西時容易聞到香氣的原因,相反的同樣是烹調牛排,煎牛排跟水煮牛排,水煮的香氣就平淡很多,但煎牛排的過程很快就會聞到香氣,也讓人更有食慾。

-------------- ↓請繼續閱讀↓--------------

梅納圖三 ac0b1

梅納反應的可能危害,上述講了很多梅納反應在食品加工過程的益處,也需要介紹一下可能的壞處,天門冬醯胺(一種胺基酸)在與還原性糖共同加熱的情況下,會發生梅納反應生成潛在的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如馬鈴薯就含有比較多的天門冬醯胺,因此以馬鈴薯作原料經煎炸加熱製得的薯條、洋芋片等食物都含有較高含量的丙烯醯胺。

其他食品如:黑糖、杏仁果、油條等產品於加熱後的丙烯醯胺含量較高。丙烯醯胺目前無證據顯示會對人類致癌,但對動物有致癌性,因此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列為第2A 類物質,所謂2A 類物質是指該物質對試驗動物具致癌性,而流行病學的研究尚且不足以說明為人類的致癌物質。

最後做一個總結,梅納反應確實在食品烹調及加工過程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同時提供顏色及風味,但也別過度,就會變成燒焦,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另外也需要提醒大家,均衡飲食也相當重,除了降低丙烯醯胺的攝取,另外容易產生梅納反應的食物通常也都沒那麼健康,吃美食之餘也需要記得維持均衡飲食才比較健康喔!

首圖及配圖來源:PEXELS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