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療癒震後花蓮:詩人何亭慧引領花中學子探索詩意人生

用文學療癒震後花蓮:詩人何亭慧引領花中學子探索詩意人生

花蓮高中攜手國家藝術發展基金會與深度學習計畫,邀請詩人何亭慧蒞臨校園,分享詩作背後的故事,鼓勵學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詩意。

昨(24)日,花蓮高中以文學為載體,用詩歌療癒震後花蓮的心靈。國文科教師陳昱文透過「文學培養皿」計畫,邀請臺中詩人何亭慧蒞校,以「生活在詩裡」為題,分享她的創作歷程,為學子注入文學的力量。

校長楊鵬耀在開場致詞中深情表示:「感謝何亭慧老師的到訪,讓文學為震後的花蓮帶來慰藉。透過選修課《凝視:當代文學閱讀與創作》、詩工作坊,以及國藝會的支持,我們期盼學子能培養創造力與溝通力,學會用文字與自我及世界對話。」

S__9625616_73593.jpg

講座中,何亭慧以最新詩集《回家》為例,從「愛情」、「女性身分」、「花蓮」、「信仰」及「大自然」等主題,帶領學子發掘生活中的詩意。她透過親身經歷與創作經驗,細膩地剖析日常生活中的感情際遇與人文思考,並朗讀了詩作〈藍色地平線〉,講述花中校友口述的感人故事:保允安與張勝興追尋自由夢想的經歷,讓現場師生感動落淚。

何亭慧鼓勵學子:「懷抱敏銳的心,好好觀察生活,你會發現詩就在身邊。」

S__9625618_629c3.jpg

講座引發學子熱烈回應。高二學生胡岦玞表示:「亭慧老師的詩作讓我感受到每一首詩背後的深刻故事,我迫不及待想繼續創作!」高二學生陳奕暟說:「原來享受生活是寫詩的基礎,期待再讀到老師描寫多肉植物的詩。」而高二學生張肇輝則被〈藍色地平線〉的情感打動:「那段描述父親為飛行員兒子祝壽的情節令人心酸,詩作讓這些動人的故事得以永存。」

S__82477092_f5f9f.jpg

國文科教師陳昱文、林雅瑄分享,去年成功邀請小說家甘耀明與向陽造訪校園,今年則在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宜花東唯一獲得「文學培養皿」計畫支持的學校。國藝會專員王慈憶也陪同參與,見證詩歌的種子在學子心中萌芽。未來,花中將繼續以文學陪伴學生,鼓勵他們投入寫作,並參與下學期的花蓮高中文學獎。

「用詩療癒心靈,讓文學點亮未來。」這場講座不僅啟發了學子的創作熱情,更為震後的花蓮帶來一份暖意與希望。

-------------- ↓請繼續閱讀↓--------------

-------------- ↓請繼續閱讀↓--------------

Image

每日提供花蓮最新即時新聞,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另外服務項目有電視牆廣告 網路行銷規畫 工商簡介 動態攝影等歡迎大家前來詢問。
由成真整合有限公司營運